- 金玥明;王晓军;
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中国的健康预期寿命已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但与全球领先的日本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为深入研究中国的健康优势和短板,本文采用健康预期寿命差距逐步分解法,对中日和中美的健康预期寿命差距进行年龄别、死因别、伤害和疾病类别、风险类别等多层次交叉分解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与日本的健康差距主要体现在婴儿和老年人群死亡率偏高,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某些肿瘤的死亡水平显著高于日本,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空气污染、吸烟、饮食风险和职业风险高于日本。相比之下,中国在与美国的比较中,展现出全年龄段患病率较低的优势,特别是在肌肉骨骼疾病、精神疾病、物质使用障碍、糖尿病等方面,中国的患病水平远低于美国。因此,未来中国提升健康预期寿命的关键是降低相关风险水平,降低婴幼儿和老年人群的死亡水平,同时继续维持较低的各类疾病的患病水平。
2025年06期 No.446 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8K] - 李民;王震;朱凤梅;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深化,科学识别照护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协同边界对优化医养资源配置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某省2018~2023年医保报销数据,分析了照护服务资源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及其空间与制度调节机制。结果表明:照护服务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存在互补效应,2公里服务半径内每增加1个照护床位,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天数增加2.394天,但效应随距离增加显著衰减;照护服务资源对二级医院存在替代效应,每增加1个照护床位,长期住院天数减少19.73天,但对短期住院无显著影响;长护险强化了照护服务资源与基层医疗机构的互补效应并增强对二级医院的替代效应。空间溢出分析显示,邻近地区照护资源增加可减少本地住院天数1.474天。本文建议以2公里为基准优化照护设施布局,建立长护险与医保支付联动机制,并推动跨区域医养协同平台建设,为建设高效医养体系提供实证依据。
2025年06期 No.446 1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黄枫;王东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增强家庭的风险保障尤为重要。本文基于最近五次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家庭商业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爆发后,风险暴露强度较高的家庭显著提升了商业保险参保的程度和广度,同时降低了投资风险资产的概率。与健康风险紧密相关的保障型寿险和健康保险参保程度显著增加,且增长幅度随着风险暴露强度递增;而投资型寿险和其他类型保险的参保行为并未受到显著影响。在限定风险偏好稳定的家庭样本中,上述结论仍然稳健,表明健康风险感知强化可能是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家庭投保决策的关键传导机制。经济脆弱性较高以及事前健康风险较高的家庭对于风险冲击的投保响应更为强烈。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国家庭风险应对和保险规划,并为引导居民形成合理风险感知、优化家庭保险决策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06期 No.446 3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 郭振华;戈涵;
根据风险判断相关研究成果,人们往往会采用“可得性启发式”基于自身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判断出险概率,本文首先构建了基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个体主观概率分布模型,然后结合情感距离影响风险感知的理论和邓巴的社交网络圈层理论,在界定模型参数和个体同质假设下,对间接经验如何影响风险判断偏差进行量化研究,得到社会群体的风险判断偏差规律,并分析风险判断偏差影响下的投保规律,主要结论是:第一,在客观概率(0,1)区间上,随着客观概率升高,群体低估比例从近100%降低至近0%,高估比例从近0%升高至近100%,低估程度和高估程度均从最高值降至近0;第二,在保险风险客观概率(0,0.2]区间上,随着客观概率升高,群体低估比例从近100%逐渐下降但未降至50%以下,高估比例从近0%逐渐升高但未升至50%以上,低估程度和高估程度均从最高值逐渐下降;第三,对客观概率(0,0.2]区间上的保险风险,客观概率越高,由高估风险驱动的投保率越高,但是,即便保险公司只收取纯保费,风险中性的消费者的群体投保率也不高于50%。
2025年06期 No.446 4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6K] - 许闲;杨宁宁;黄琛淞;
我国航运保险市场近年来在产品创新、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发展水平仍与我国在全球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存在差距,国际影响力相对有限。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中,正确认识面临的多维挑战,对于建设高质量的现代航运保险市场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国际航运发展态势,结合PESTEL框架界定传统与新型风险因素,重点分析中国航运保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研究发现,中国航运保险的发展态势与全国经济贸易增长水平不匹配,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不足,未来还将面临技术、人才、环境等多重新型风险的挑战。建议我国积极构建双循环格局下的国际再保险体系,促进技术产业协同,建设独立话语体系,培养自主人才,推动航运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影响力。
2025年06期 No.446 6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马彪;
本文基于“对比观念—共同认知—政策制定”的理论框架,聚焦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属性定位问题,通过地方法规和中央法规的文本分析,揭示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角色演变与制度变迁逻辑。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法规文件中从“农村金融服务”向“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转向,本质上是对比观念由“农村金融”向“农业补贴”的范式迁移。当“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策共同认知时,其不再停留于价值主张层面,而是通过制度编码升级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性事实”。此外,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变迁路径表现出了明显的“阶跃式转换”特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角色演变和制度变迁路径由农业政策对农业保险发展需求决定,并随着政策目标的阶段性扩容而动态变化。
2025年06期 No.446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田玲;于翔宇;王正文;徐子雯;
企业并购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虽能提升企业竞争力,但其伴随的商誉减值风险可能影响财务绩效、市场价值及投资者信心,如何有效管控这一风险成为企业实现稳中求进的关键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商誉作为风险表征探讨全面风险管理(ERM)在降低企业并购风险中的作用。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采用文本分析法构建了ERM实施指标,实证评估实施ERM对并购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市场信号机制和财务杠杆效应机制探讨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无论是何种方式的并购,ERM均对并购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实施ERM与商誉减值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这种影响在横向并购中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管理层实施ERM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同时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以规范并购市场提供了参考。
2025年06期 No.446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 陈昊泽;谭茜元;
我国相互保险改革面临发展模式抉择,亟需完善规范体系,日本经验可提供参照。战后日本相互保险的繁盛源于经济民主化政策下社会对其社员自治与实费主义等制度禀赋的期待,然而战后型保险系统的强监管模式消解了相互保险优势。二十世纪末,泡沫经济崩坏引发保险公司破产浪潮,暴露出相互保险在财务融资、业务转轨等方面的短板。为此,日本形成了兼顾相互保险特性的保险经营危机应对制度,并开始允许相互保险公司转型为股份保险公司,而幸存的相互保险公司在规模化与多元经营中走向名存实亡。现状上,相互扶助精神经由共济保险对地域、领域的联结得以延续。日本相互保险兴衰史的启示在于:一方面,相互保险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行业准入、产品运行、公司治理、风险处置、形态转化等方面整备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相互保险是普惠保险的重要领域,其未来发展应注重发挥嵌入性、包容性与可得性。
2025年06期 No.446 10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2K] - 管国锋;于文广;王璐;
本文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从经济和时间隔代抚养的视角,将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的行为界定为延迟退休,探讨了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结合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延迟退休降低了老年人参与隔代抚养的时间,削弱了时间隔代抚养对生育率的正向作用;提高了老年人的收入,增强了经济隔代抚养对生育率的正向作用。但整体来看,时间隔代抚养的“削弱效应”超过了经济隔代抚养的“增强效应”,最终降低了生育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有生育意愿的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在生育率较高省份更显著。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延迟退休也显著降低了二胎和三胎的生育率;在尚未达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年龄上限前,暂未对生育率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建议,在积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同时制定生育配套政策,以减轻延迟退休对生育率的负面影响,促进生育政策与延迟退休政策的协同发展。
2025年06期 No.446 11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3K] <正>2025年,同时订阅《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可享受较为优惠的价格,全年定价480元(中国邮政平邮);单订《保险研究》全年定价360元(12期);单订《保险理论与实践》全年定价360元(12辑)。请订阅者仔细阅读征订单中的说明并准确填写,以便我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征订单可在中国保险学会网站(http://www.isc-org.cn)、《保险研究》《保险理论与实践》投稿系统或中国保险学会微信公众号学会刊物栏目下载。
2025年06期 No.446 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本期数据